Skip to content

3年前端 25岁 | 从试用期裁员到职业重塑

试用期被裁

我于2022年年初加入了阿里集团,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情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在试用期间,我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希望能够顺利转正加入这个我梦寐以求的公司。然而,就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我满怀希望地期待转正的那几天前,公司突然宣布了裁员的决定。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次裁员对于处于试用期的员工并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赔偿。

在我们的百技新员工培训小组中,共有7位同学,其中有4人和我一样,在试用期即将转正之际被告知不通过,随之而来的是无情的裁员通知,同样没有得到任何赔偿。这个意外的打击不仅令人心痛,也让我开始反思和记录下我第一次面临职场裁员的经历和感受。

尽管这已是将近两年前的事,但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挑战,也是我个人成长和思考的契机。

失业

当被通知裁员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自我质疑:“天哪,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我一定犯了什么错误。”然而,随着几天的时间流逝,我的心态发生了显著的转变。我开始意识到,问题并不在于我个人。实际上,职业生涯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而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不确定性仿佛是生活的常态。

尽管我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不少挫折,但我认为关键的区别在于我如何应对这些情况。我没有沉溺于自己的困境中,而是专注于我为了改善现状所做的努力。因此,我认为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整理好自己,勇往直前。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让我感到受伤的是公司以那些不尊重和不公正的方式来逼迫离职。尽管如此,当我签署那份协商离职的文件,即承诺不会对公司采取法律行动,索要赔偿(虽然赔偿也并不多,但公司也不愿意给)时——事实证明,我有充分的理由采取行动。但我选择了放手。我认识到,我的精力和努力应该投入到更有建设性的事务中,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不快。因此,我签字了,因为我认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想被卷入复杂的纠纷中。我希望能够继续前进,投身于我热爱的事业,而不是陷入充满怨恨和复仇心理的泥潭中。我发现,及时止损是一种艺术。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追求,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将其投入到更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事务中。

同时,我也曾对那些导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疫情时代经济衰退等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表示过不满,同时对日益缺乏稳定性的就业环境感到遗憾。这一系列的经历教会了我,职场生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通过积极的态度和不断的努力,我们似乎总能找到前进的道路。

对我而言,失业的最大难题并非是经济上的困难,而是没有归属感。工作和身份认同无疑是捆绑在一起的。以往,我的生活轨迹清晰分明——要么是在家中休息,要么是在办公室工作,我总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角色。失业时,我感到自己正处于一种飘浮状态,仿佛失去了方向和目的。尽管寻找新工作成了我的主要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自己与世界的脱节,这种疏离感异常强烈。

我的求职之旅可以比喻为一段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旅程。最初,我几乎闭门不出,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脑前搜索工作机会,与世隔绝。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尝试后,我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策略。我最终关闭了电脑,开始主动与人交往,走出家门,迈向充满阳光的新生活。

失业后,生活很容易变得混乱无章。为此,我制定了详细的日程安排,规定每天特定时间完成特定的任务。这样的日常坚持下来,对于恢复生活的秩序和规律感至关重要。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长假的错觉中,不知道何时起床,甚至可能整夜沉迷于玩游戏,刷短视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在失业的漩涡中找到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新自由主义

我认为,目前,工作市场主要是基于需求与技能的匹配。一般来说,这种关系通过短期合同体现出来:如果公司需要我的技能,而我又能提供所需,他们便会雇佣我。一旦这种需求消失,我的职位也随之不保。

实际上,很少有公司会将提供就业机会视作其宗旨或目标的一部分。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服务或产品,而非创造就业机会。

在美国,这种现象并非新鲜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公司发觉它们对员工不再有忠诚可言了。90年代,员工意识到他们对公司不再有忠诚可言了。

这种变化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即重视个人主义、市场自由和效率,以及当前不稳定就业状况的普遍性。

尽管新自由主义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被视为失败,但它仍然在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人们讨论生活、失业和职业生涯,以及对老板、家庭和未来的期望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信条,即便他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术语。这包括对市场效率和公正的信仰、偏好个人责任而非集体行动、支持经济全球化(即使这可能导致本地工作岗位的流失)、对政府干预和集体行动的轻视,认为这些措施要么无害要么无效。他们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和一个运转良好的自由市场,几乎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无论这些问题的根源有多深。最终,这种信念给予他们信心——相信自己的工作有价值,相信国家经济将持续繁荣,相信坚持这些信念的人将拥有光明的未来,尽管这种信念有时会要求他们付出重大的代价,即工作安全感的缺失,社会保障的削弱,工作与生活平衡受损。

职业生涯管理

我认为,现代工作的短期性和零散性剥夺了员工曾用来支撑其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稳定性、自主权和使命感。工作更换频次的上升,对业务外包、离岸外包、兼职或约聘工的扩大化使用,工会的相对缺席,高速的组织变革和科技变革,以及普遍存在的自谋职业和创业,已经成为了这一行业工作结构和文化的核心。这些变化不仅让缺乏稳定就业的状态成为常态,还将由此产生的不稳定性转化为一种赋权的选择,鼓励人们不再依赖单一雇主,而是通过个人主义、非政治性和亲市场的方法,在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比如像阿里价值观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其实就是这一方面的一个表现。

在这种背景下,事业成功的关键已经又所谓的忠诚转向了对自主性的周密规划,我将其概括为“职业生涯管理”。所谓的“职业生涯管理”哲学,即强调将自己视为独立创业者或合伙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员工,专注于打造、改进和营销“你的个人品牌”这一持续性劳动的创业主体。无论是处于失业状态还是全职工作,这种思维方式鼓励人们看待自己为市场中有见识、能独立自主的竞争者,而非职场失败者或需要依赖他人的雇员,即使面临市场的“自我修正”,也依然能通过高薪岗位的职业(即使不一定稳定)来肯定和回报自己的工作价值。

为了能往前走,个人需要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主动探索并提供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被动等待指令。想想你能提供些什么,而不是问“你想让我干什么”。对自己想做的事要更积极主动,这才是真正的答案所在。这要求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自己的工作看似不比临时工更稳定,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将每份工作看作是一系列短期职位中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理想的职业生涯管理者不会让自己沉浸在虚假的安全感中,而是把每个职位视为下一个机会的跳板,同时也是磨练和扩展技能的机会。

这种对劳动市场变化的响应,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过程,在其中,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叙事,将失业等挑战视为职业生涯选择的一部分,而不是异常或悲剧。即使在受雇期间,也必须不断跟进行业趋势,更新技能,尤其是在技术革新迅速的行业中,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那些选择不进则退,宁愿安于现状的人,最终可能会发现自己被市场淘汰。很多人宁愿去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回家了就完全不想工作的事,但他们很容易就会变成牺牲品。

自立者的奋斗不是为了追求阔绰生活的舒适或快乐,而是为了过上不亏欠任何人的自足生活。对于思想独立的人来说,自己做主、自承风险以及靠自己的成绩决定成败的自由是唯一值得争取的成功路径。

社交

我认为,"交际"(networking)在职业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与熟人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手段。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失业后的首要任务往往是联络现有的个人和职场网络,这通常比上网求职更为优先。这种做法凸显了建立和维护一个活跃的私人和职场人脉网络的重要性,从而获取信息、工作机会和其他资源。

职业生涯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劳动市场的动态,包括技能需求、产业兴衰和潜在发展机会。他们的主要社交网络不仅仅局限于任何单一雇主,而是广泛分布在整个职业领域和劳动力市场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业能力和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实际的就业情况则相对次要。

当然我也发现,虽然与某人有着强关系(频繁接触的人)的个体更有可能提供直接帮助,但那些与求职者只有弱关系(偶尔见面或很少联系的人)的个体更可能提供寻找新工作的关键信息。这是因为处于强关系网络中的人很可能拥有相似的信息和资源,而弱关系网络则能提供更多元和广泛的信息。这一直觉之外的发现对于求职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扩大和多样化人脉网络,尤其是那些看似不太紧密的联系,可能会在寻找新机会时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Updated Date:

Light tomorrow with today.